微雨的清晨,我去位于半山腰的格蘭勞赫茶場買茶。車繞著山路盤旋,穿行于流淌的薄霧間,整個哈頓高原宛如綠色仙境。
忽然,急促叫賣聲劃破寂靜。后視鏡里,我望見一個瘦長靈活的身影,緊握一把怒放的大麗菊,翻山越嶺,追趕著飛馳而下的車輛。
“請買我一束……”他終于在車緩慢拐彎間隙,從高坡一躍而下,及時趕到窗前,可氣喘吁吁還沒說完一句話,司機就已經(jīng)再次風馳電掣般開動了。
于是,斯里蘭卡中部的努瓦拉艾利亞山區(qū)便有了這幅景象:連綿起伏著的是綠色的茶山,蜿蜒曲折著的是山間的路,少年飛奔著追趕客車,如猿猴般攀巖而下,一次次失之交臂,一次次不棄不舍,直到再次將花束遞至窗前,誠懇眼神透過汗水、雨水綹起的前額發(fā),望向車里人:“請買我一束花吧!”
這時,他的母親和姐姐或許正在另一側(cè)的山坡上采茶,報酬微薄。一個旅人,何處安置一捧漂亮的帶露珠的花呢?我掏出100盧比,把花送還他;那張紙幣上,除了斯里蘭卡著名的獅子巖和鸚鵡鳥,最顯著的圖案就是身著莎麗的采茶女——她們有著這個地球上最燦爛的笑容,用雙手和汗水,供應著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優(yōu)質(zhì)紅茶,也就是被科倫坡的高級商場、蓋爾的奢華酒店,或是倫敦的時髦餐廳、巴黎的咖啡館奉為至品的高山錫蘭茶。
老茶場里彌漫著蒸汽和濃郁茶香,它佇立在這片山坡已經(jīng)一百多年了。新采下的茶葉,晾在長長的風干帶上,自然揮發(fā)去葉片上的水汽,經(jīng)手工挑揀后,裝進竹筐,傾倒進通往樓下的輸送帶;再經(jīng)過篩檢、揉捻、發(fā)酵以及烘干,形成了深褐色的成品茶。
打著赤腳的女茶工將頭發(fā)束進帕子里,頭頂一筐筐茶穿行在不算寬敞的車間里。她們默不作聲,利用簸箕原理,將茶葉按形狀、大小、重量和破碎程度,細分成不同等級,包進一個個巨大的牛皮紙袋。
一個男人正低著頭,在隔壁認真地記賬。
“先生,哪種才是上好的努瓦拉艾利亞紅茶?”
他抬起頭,扶正老花鏡:“每一種都好?!?/p>
我捻一把湊近鼻尖,茶香中伴有檜樹、桉樹和野生薄荷的氣息,仿佛整座叢林瞬間眼前;再以沸水沖入骨瓷杯,色橘黃,氣淡雅,湯面一圈金色光環(huán),好似加冕的皇冠。一杯茶的工夫,大片積雨云已飄過遠處的皮杜魯塔拉格勒,斯里蘭卡最高的山。老式制茶機仍在轟隆作響,山色清麗,一如幾個世紀前。
來源:新民晚報、北京茶世界
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